5月20日,記者走進位于平羅縣陶樂鎮東園村的寧夏迎春食品有限公司,在酸菜加工廠看到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運轉。工人忙著裝袋、稱重、封裝,一顆顆大白菜經過清洗、脫鹽、斬切、罐裝、滅菌等工序,變成一袋袋“樂陶陶”牌酸菜。
“現在使用的原材料為‘CR盛春’品種的大白菜,適合本土種植,且發酵出的酸菜清脆可口,在研發培育過程中還獲得過一項國家發明專利。”該公司負責人伏強說,企業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,實行“保底收購”,全程跟蹤耕、種、管、收,幫助農戶不斷擴大種植面積,讓農戶手中有訂單心里不發慌。
近年來,東園村依托黨員致富帶頭人伏強創建的寧夏迎春食品有限公司,建設占地120余畝的酸菜加工項目,新建酸菜池54個,走“村黨支部+龍頭企業+基地+農戶+訂單”的發展路子,積極發展“訂單農業”。目前,已帶動陶樂鎮小麥復種白菜4000余畝,實現群眾畝均增收4000余元,村集體增收4萬元。
“我們正在謀劃實施冷庫建設項目,發展農產品倉儲與物流產業。在生產旺季,田間地頭、收購廠區每天用工需求量達1000人次,可帶動村民就近務工。”東園村黨支部書記李有濤說。
“陶樂鎮光照充足、晝夜溫差大,通過打造萬畝沙漠瓜菜特色品牌,注冊認證了沙漠瓜菜地理標識,種植沙漠番茄等十多種農產品,年產沙漠瓜菜2萬噸,產值超過2億元。”陶樂鎮黨委書記王立剛表示,通過“以村促企、以企帶村、村企共贏”模式,促進村集體和農戶增收。同時,扶持鄉鎮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,打響“樂陶陶”酸菜品牌。麥后復種白菜,在帶動村民致富的同時,也有效保障了全鎮小麥種植面積,端穩了糧食安全的飯碗。
有了“菜籃子”,大家就在延伸產業鏈、提高蔬菜附加值上動起了腦筋。
伏強瞅準了沙漠瓜菜的無限前景,經過多年試驗,成功研發了綠色大白菜種植技術、乳酸發酵蔬菜技術、番茄醬深加工技術。申請注冊的“樂陶陶”商標,被評為寧夏著名商標,旗下品牌“地道好酸菜”獲得周邊消費市場的廣泛認可。
如今,迎春食品旗下擁有樂陶陶酸白菜、沙蓋菜、蓋菜、螺絲菜系列產品和勁禾番茄醬等主打產品,并通過了醬腌菜、固態調味料2項國家食品工業生產許可證認證。
眼下,漫步在陶樂鎮萬畝沙漠瓜菜產業園區,一望無際的蔬菜瓜果正茁壯生長,育種加工、蔬菜冷鏈庫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,白菜等沙漠瓜菜在這里變身“綠翡翠”,成為大產業。(記者 何耐江)